华声在线7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陈慧娜 左依婷 通讯员 陈志红)夏季天气炎热多变,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应该怎么预防?近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特发布健康提醒。
(相关资料图)
一、水痘
水痘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到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这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不要接触病人。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如果所在地出现水痘病例,就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学校适时停课。如学校班级里出现了感染水痘的小朋友,家长应该提出停课,学校也应主动停止上课及大型聚会等活动。
4.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病人水痘疱疹的液体、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或有可能碰触到患者的飞沫,应将孩子隔离观察两到三周。
5.增强抵抗力。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出现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生活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2.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3.常备“84”消毒液,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学校等机构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学生用具、餐具等物品应经常清洗消毒,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居家治疗的患儿,应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
4.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患儿在皮疹水泡发病期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播疾病。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到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到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1.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一般接种2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力的抗体。
2.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纸巾掩盖。
3.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四、新冠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
预防措施:
1.做好自我防护,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牢记“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2.加强日常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学习。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暴发。
预防措施:
1.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流行性腮腺炎患孩一起玩耍或聚会。
2.房间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消毒。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若学校幼儿园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健康、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并做好活动场所消毒,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六、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它分布广、发病人数多、危害较大。
预防措施:
1.被蚊子咬后可能痒、痛、肿,可涂抹清凉油或其他消炎的软膏,一定不要用手去抓。
2.如果无法确定蚊子是否携带登革病毒,可进行15天医学观察,若出现发热、皮疹或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使用蚊帐、纱窗或驱虫剂以防蚊虫叮咬。
4.户外活动时,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上午8到10时和下午4到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伊蚊的活动高峰期,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5.一旦出现39℃以上高热、皮疹、头痛、眼眶痛、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5天的外出史。
(一审:龙晓龙 二审:蒋宇 三审:王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