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2023年西咸新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系列活动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景区正式开启。
(资料图片)
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现场“茯满之筵”优雅的舞姿、战鼓传来震天的鼓声、多彩的霓裳华服……让观众仿佛穿越悠久的历史,诉说千年的传承,还有非遗互动展销大集、非遗影像展等宣传展示活动,让市民游客体验非遗制作的同时,畅享非遗购、探访非遗味。
非遗展演精彩纷呈 传统文化显活力
从古朴的先秦、楚汉服饰,到飘逸的魏晋服饰,再到多彩唐制,清雅宋制,秀美明制,华夏文明变迁的美丽画卷,让人目不暇接。
身着华服的演员正在表演(央广网发 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启动仪式现场,伴随着幽幽古乐声,庄重而浩荡的霓裳华服非遗文化秀缓缓开启,身着各种华服的演员罗衣飘飘、环佩满身,小家碧玉亦或是仙气飘飘,尽情展示着大家闺秀、文雅公子的气仪,彰显非遗传统服饰之美、创新创意之美,市民游客在古风古韵唯美演绎中,沉浸式体验了一场华丽穿越。
“没想到,这次来茯茶镇景区旅游,居然与这些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不虚此行!”现场游客张女士欣喜不已地说。
在不远处的非遗互动展销大集上,五陵塬黑陶制品、彩贴剪纸、皮影等文化特色非遗摊铺依次排开,匠心、手艺、美食、技艺荟萃一堂。五陵塬黑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忙得不亦乐乎,除了向群众介绍了他带来4件精美展品,还指导前来群众亲手体验雕、刻、镂、书、画五功为一体的综合影刻技法。
创新“非遗+”模式 打造文旅新名片
依托承载着传统智慧与历史底蕴的非遗文化,在“研学游”的热潮里,西咸新区围绕茯茶、秦腔、剪纸、古琴等陕西优势非遗资源,打造了中国茯茶博物馆、三秦非遗馆、国学馆、崇文塔、诗经里等非遗研学旅行基地,推出了系列精品研学旅行线路,让市民游客共同感受三秦儿女的非遗文化的趣与美,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非遗的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展销集市(央广网发 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次活动将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切实让非遗文化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生机。”西咸新区宣传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西咸新区共有非遗项目17项,非遗传承人20余人,西咸新区非遗进景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立后,在这里可以对话古今,见证传统技艺登上时尚舞台,探索非遗产业,聚势汇能,推动西咸新区文化“活”起来,带动文化旅游“火”起来。
传承千年文脉 续写非遗新故事
在西咸新区,周秦汉唐历史遗迹遍布,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走进耀州窑青瓷非遗文化艺术馆,随处可见精美瓷器,这些瓷器精美的图案以及巧妙的造型,独具一格,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亲,完美结合的千年文化底蕴。
秦汉战鼓表演(央广网发 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活动上,借助新区不断探索“非遗+文旅”模式,重点推出古典艺术主题体验游与传统文化主题品质游2条非遗旅游线路。线路沿着沣河流域和渭河流域分布,将牛郎织女传说、茯茶制作技艺、古琴制作技艺、秦汉战鼓、黑陶技艺等非遗项目与昆明池·七夕公园、茯茶镇、诗经里小镇、大秦文明园等景区深度串联,让文化遗产从典籍、考古、博物馆,从民间、从大众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一次新颖体现。
此外,现场还有一系列非遗展演、非遗座谈会、非遗培训、非遗媒体行等活动,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不断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古老的非遗文化正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生机。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特色非遗旅游文化品牌为抓手,全力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满足游客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和需求。(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