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园(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Kew)位于伦敦西南部的泰晤士河南岸,是一座规模宏大、风景优美、收藏丰富的世界级植物园,也是一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因其在植物和园林等方面突出的价值,每天吸引着上千名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去年,我在英国担任孔子学院公派汉语教师,临近回国前,一位美国环境史研究专家邀请我参观邱园,我才知道并游历了这所世界闻名的园林。我们漫步于异彩纷呈的丛林花海,欣赏着数不清的奇花异树,感受着温室营造出的风格迥异的气候条件,邱园呈现出来的自然景观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过,在这个植物王国里,令初来乍到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姹紫嫣红的鲜花、五彩缤纷的花坛,不是一望无际的草坪、高耸挺拔的树木,也不是令人沉醉的花香、千姿百态的草木,而是众多古典风格建筑中的一座格外引人注目的“中国塔”。
人们之所以称其为“中国塔”,是因为这座宝塔外貌有着鲜明的中国元素——八角柱形、楼阁式、雕龙……它高高地矗立在一众西式建筑中,远远望去,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令人印象深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塔”一直是邱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然而,当我们近距离领略这座宝塔的风采时,却发现它与国内宝塔还是有很多不同。邱园宝塔有十层,塔檐为八边形;而国内传统宝塔都是奇数层、偶数檐,与中国佛教文化及阴阳宇宙观密切相关。因此,清代驻英副使刘锡鸿初次见到邱园宝塔,备感惊奇,特地以“十层塔”为名记录在《英轺私记》一书中。
邱园宝塔的每个檐脊上都安放着一条长达一两米的绿色身子并杂以金色和蓝色双翼的神龙装饰,与国内常见的放置若干檐角走兽不同。神龙装饰不仅体型比常见的檐角走兽大不少,而且有一双大翅膀,形态上呈现出典型西方龙的特征。这些神龙装饰是近年来重新设计的,原来的雕龙早已风化不存,不知新设计的飞龙能在多大程度上还原其原貌。
邱园宝塔采用西方营造技术,不见中式梁架、斗拱结构;其内部构造也与中国本土宝塔迥异,其中心设有西方常见的螺旋楼梯直通塔顶,与国内常见的各层之间架设直线楼梯不同。可以说,邱园宝塔是采用西方建筑技术修建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园林景观。
既然邱园宝塔的形态要尽可能地展现中国建筑形象,如安放形态大得有些夸张的翼龙,为什么组合在一起的各种中国元素实际上却并不那么具有中国格调呢?这是因为在邱园宝塔建筑的时代,西方对中国的认识还普遍存在着隔膜。
邱园宝塔建成于1762年。其设计者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虽然两次来华,对广州附近的建筑也进行过细致考察与测绘,其中就有“大河塔”(Ta-Ho pagoda)。但是,钱伯斯在设计邱园宝塔时,摒弃他亲眼所见的一些宝塔的具体形象,而是以当时最负盛名的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为模仿对象。
大报恩寺琉璃塔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父母而兴建,工程耗时17年,花费巨大,于1428年建成。该宝塔九层八面,通体琉璃装饰,金碧辉煌,布满各种造像,美轮美奂,通高约80米,高耸夺目,有“天下第一塔”之称。大报恩寺琉璃塔通过荷兰人约翰·尼霍夫(Johan Nieuhof,1618—1672)的形象描绘与具体介绍,为欧洲人熟知,但是,当时西方人对琉璃了解不深,将之与瓷相混淆,于是称之为“南京瓷塔”。从此,“南京瓷塔”成为西方知识世界中象征中国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又因其冠绝古今,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不过,尼霍夫在描绘“南京瓷塔”时出现了失误,将有重檐的第一层画作两层,九层琉璃塔也因此被绘制成十层,以讹传讹,导致了西方人对中国宝塔的认知发生了偏离。加上钱伯斯在考察过程中观察也不够细致,仍旧认为中国塔“有七八层高,有时也会是十层”。正是这两个原因,造成了邱园里这座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符的层数独特的十层宝塔。
尼霍夫还非常夸张地描绘了“南京瓷塔”飞檐翼角悬挂风铃的形象。檐角悬挂铜铃,风吹铃动,清脆悦耳,不仅可以惊吓、驱赶鸟类,保护建筑物不被筑巢破坏,还能祈福辟邪,因为风铃上往往会雕像和刻咒,寓意铃声所到之处,利益众生。邱园宝塔未见悬挂风铃,不知是有意淡化宝塔的宗教色彩还是其他原因,取代铜铃和飞檐走兽的是体型硕大的飞龙。不难看出,钱伯斯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龙”来装饰塔檐,而且是改造过的放大版,其目的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冲击感受来凸显宝塔的中国风格,传达给英国民众这样一个讯息:这是一个来自遥远东方的建筑。
邱园宝塔通高约50米,周身纤细简约,远远没有“南京瓷塔”那么雄伟壮丽,而且它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宝塔,没有国内常见的配殿、回廊等配套建筑。不过,邱园宝塔比较朴素,砖石垒砌,塔檐用青色黏土瓦搭配少许红色瓦片,红白相间的窗棂镶嵌着玻璃,每层设有白色护栏,与周围连绵起伏的草地、花团锦簇的花园和疏密有致的树林融为一体。仅此一塔,就让人有仿佛置身于中国园林之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试着攀登到邱园宝塔的高层,透过窗户,邱园迷人的风景尽收眼底,大大小小的草坪,形状各异的温室,万紫千红的花坛,绿绿葱葱的树林,错落有致的亭台,曲径通幽的小道,安静流淌的泰晤士河,还有远处鳞次栉比的城市景观,真是美不胜收!据说当年邱园宝塔建成后,给人们带来了伦敦城首批鸟瞰图。站在同样的地点,我们可以静静地感受古今历史的变迁。
邱园宝塔作为英国人向往中国的情感寄托,已经矗立了两三百年。它不仅立于邱园一角,也被印制在英国硬币上和书籍中,很长一段时期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如今在西方戏剧、装饰品、外卖包装盒上,随处可见邱园宝塔的图像,邱园宝塔也被视为英国的代表性建筑。邱园宝塔所展现的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英国的,更是世界的,它是人类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个缩影。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网络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