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资料图片)
《华严经》中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殊胜功德不可思议,经典记载,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因文殊菩萨教化之力。菩萨住锡五台道场,同时深入民间,示同凡人,随机说法,普度众生,留下了很多感应故事……
今天我们来读《当面错过》的故事。
唐朝法顺和尚,是长安万年县杜氏之子,又叫做杜顺,是杜如晦家族里的长辈。他在少年时代就受到随文帝的器重,每个月都赐给月俸供养。
凡是有病的人,不论病情如何,只要杜顺和尚面朝他一坐,没多久病就好了。甚至生下来就耳聋的,和尚召唤他到跟前谈几句话,他耳朵就能听见了。
有的天生哑巴,和尚对他说一些话,他就可以开口讲话了。还有发疯颠狂的,和尚叫人带他来,面对他禅定,不用多久,疯颠的人也就不疯了。
曾经在河边,随行的侍者看溪水湍急而不敢过,杜顺和尚亲自带着他们一同涉水,水即断流。这样的神迹实在是人们想象不到的,而和尚平平和和,从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他尤其精通《华严》宗旨,隋文帝向来敬重他,曾经引他进入内宫,妃嫔、公主、皇戚众贵人敬奉他如敬活佛。
唐太宗即位后,有一日召见他,说:“我苦于劳热,以大师的神力,怎么免除?”
杜顺和尚回答:“圣上以德治理天下,这区区的病情有什么好忧虑的呢?如果要让病早点好,您可以颁下圣旨,大赦天下,以此功德,圣躬自然会安好。”
唐太宗听了他的建议大赦天下,果然病很快就好了,因此赐杜顺和尚封号曰“帝心”。
杜顺和尚证入法界观,专弘华严宗,门下弟子智俨尊者传承了他的衣钵,是为三祖。他还有个弟子叫智冲,有一日拜别和尚,欲到五台山礼拜文殊大士。
于是杜顺和尚交一封密信给他,说:“如果见到文殊大士,就能拆开看了。”
到了五台山,走遍了深林幽谷,景色奇伟,一如想象。偶然间见到山上有位老翁,那老翁对智冲说:“看你急急忙忙,很辛劳地在这偌大的山野里赶路,是为了什么呢?”
智冲回答:“我是想在此深广名山之中,求见文殊大士的,可是不知道大士到底在什么地方。如果您知道的话,请告诉我吧!”
老翁很客气地回答他:“原来你找他呀!据我所知,文殊大士去长安弘法已经很久了,到现在大概还没有回来呢。你到这里想要见他,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于是,智冲恳求:“想来您必然知道大士的下落,请您指示!”
老翁说:“你所要找的大士,就是杜顺和尚!”
智冲一转身,老翁就不见了,这时候智冲打开密信,信上有偈说:
游子漫波波,台山历土坡,
文殊祇这是,何更问弥陀?
意思是说:无知的游子漫游跋踄,在五台山历尽了千辛万苦,其实文殊就在这儿,又何必再去问弥陀?
智冲急忙赶回长安,而杜顺和尚已舍报示寂了。当时是贞观十四年五月间。
原文
杜顺和尚传
唐法顺和尚,长安万年杜氏子,亦称「杜顺」。如晦,族长也。少为隋文帝钦重,给月俸供之。
有病者,师对之危坐,少顷,即瘉。或生而聋者,顺召之与言,耳即聪。或生而哑者,顺就之与语,即能言。或狂而颠者,顺使人领住,向之禅定;少选,彼即得心,谢而去。又尝临溪,随侍者惧不可济,顺率同涉,水即断流。其神迹类如此,而顺隤然,初不以介意。
尤邃《华严》宗旨,帝素敬重之,尝引入宫禁,导迎善气。妃主戚里诸贵奉之,有如生佛。唐太宗召谓之曰:「朕苦劳热,师之神力,何以蠲除?」师曰:「圣德御宇,微恙何忧?但须大赦,圣躬自安。」上从之,疾遂瘳,因锡号曰「帝心」。
作《法界观门》,专弘《华严》。弟子智俨尊者,传其教,是为三祖。弟子智冲,辞往五台,礼文殊去。师以简缄而付之,曰:「若见文殊,当开视之。」及至台山,深林幽谷,罔不悉至。
偶见山叟,语冲曰:「子奔驰憔悴,欲何求耶?」冲曰:「求见文殊,未知何在?」叟曰:「文殊久化长安,未归,此何求耶?」冲曰:「为谁是也?」叟曰:「法顺和尚是也。」冲方旋踵,老人即隐。开缄视之,有偈云:
游子漫波波 台山历土坡
文殊祇这是 何更问弥陀
冲急归长安,顺已迁化焉。时贞观十四年五月也。
——节选自《清凉山志》(印光大师修订)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