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城广场,老杭州人一定不会陌生。
它坐落于文二西路,2004年12月开业,是杭州第一个以购物中心模式运营的综合商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周边高档小区众多,除了承办各种活动之外,也是附近居民逛吃的重要场所。
当年的西城广场,可谓是城西的“宇宙中心”!周末去吃一顿必胜客、肯德基,逛一圈商场,再K个歌或看个电影,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然而,近日有网友在口水楼市上爆料:西城广场“西沉”了,商场内许多店铺关门歇业,或涉合同纠纷。
西城广场到底怎么了?潮新闻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商场门厅冷落,一楼暂停营业
不少店铺打出“清仓甩卖”广告牌
4月初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文二西路551号的西城广场。
还没走近广场,远远地就望见商场门口的大屏幕,黑着屏,犹如这阴沉的天气,“破败感”迎面而来。
走进商场,一楼通向商场的大门已经被围挡封了起来,上面写着每层楼的营业情况。
其中,一楼百货商场暂停营业,升级中。
在现场,记者看到沿街的必胜客、中国银行、新华书店,以及一楼过道上的一个手机摊位,还在正常营业。
找了许久,才从侧门,找到一个通往商场2-5楼的直梯。电梯厅里摆放着的广告牌,彰显了仍在营业中的几个餐厅“最后的倔强”。
上到二楼,老娘舅,新白鹿,弄堂里等餐饮店都在正常营业,零零落落有几个客人。
三楼也以餐饮为主,但基本没有正常营业的;健身房还开着,没有人员进出。
“一楼听说是要重新装修了,现在人是少的。我们还坚持着,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一位餐饮店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四楼,是UME电影院,影院还开着,灯光昏暗。大厅里有两个人正等着电影开场,看上去是要“包场”的节奏!整个商场,是肉眼可见的冷清......
走出商场,来到地下一楼,这里恐怕是整个商业中心人流量最多的一层了。
以物美超市为中心,边上开着服装、小家电、黄金等各式各样的店铺,可能由于装修年代久远,一股浓浓的小商品市场风扑面而来。
超过四分之一的店铺已经歇业,正在营业的店铺里,也可以看到不少“清仓甩卖”,“店铺到期”等字样。
对于商场一楼的情况,在杭州口水楼市上,有网友发帖表示涉及合同纠纷,商场多层铺位将被强制拍卖,并且贴出了一张法院的拍卖预告。
这张拍卖预告上写道:法院对被执行人杭州新西元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名下的西城广场J02、J03、J04,西城广场地下一层商铺100号、101号、102号、103号、104号、7号、83号、88号、95号、96号、97号、98号、99号,西城广场一层商铺105号、104号、103号、102号、100号、1号、18号、17号,西城广场二层1号至6号、西城广场三层1号、2号、3号、4号、5号,西城广场四层1号至6号,西城广场五层1号,西城广场地下二层商业用房进行拍卖,以所得价款清偿债务。
不过,记者在现场并未找到这张公告。据现场商户反应:“前几天二楼电梯口确实有这张公告公示,不过这两天没看到了,估计被撕掉了。”
记者观察:当00后商场们开始老去,未来出路在哪?
相较于债务和司法纠纷,西城广场更最大悲情之处还在于:它被时代给遗忘了。
当我们慢慢习惯于地铁口出来,转念即达的欢乐出口——西溪天街;当我们慢慢习惯于一站式购物、吃喝玩乐逛一整天的城西银泰城、杭州大悦城;我们慢慢习惯于时尚如东京街头,每个周末都有集市的天目里。
谁还能忆起,当年在西城广场看电影、必胜客喝下午茶、银乐迪K歌的青葱岁月。
其实,不止西城广场。
在杭州市面上,还有许许多多像西城广场这样,开业于2000千禧之年初期,以百货、超市为主打,因品牌、业态没有与时俱进,而开始逐渐“老去”的商场们。
这也打开了,杭州商业地产的一个新话题,那就是「存量商业的改造」。
这些年,我们总是在聚焦城市新区,哪里又卖了新地,哪里又建了新商业综合体,却淡忘了杭州市中心,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老商场们”。
它们未来的出路,又在哪?
转型,成为大龄存量商场们,价值再造的关键。
下沙吾角天街
在杭州,不少以商业见长的开发商,内部都有轻资产运营模块。
像龙湖商业,自2021年签下杭州第一个轻资产项目——下沙吾角天街以来,又陆续合作了九堡国芳天街,下沙世茂广场。像大悦城在绍兴,也布局了轻资产管理输出项目——国金大悦城。
但整体而言,都是一些标准化的产品输出。
而在杭州100多公里之外的上海,却是一个「存量商业改造」百家争鸣的市场。
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效果图
世邦魏理仕杭州分公司董事总经理何达,与潮新闻记者分享了上海存量商业改造的一个经典案例:中信泰富广场。
上海南京西路上,比邻恒隆广场的中信泰富广场,开业已有20余年,原本是一个传统、封闭的“盒式mall”,通过“损容”的方式,在商场2-5楼做了一些挑空、开放式的露台,将整个盒子打开,变身为南京西路上的商业新地标。
据悉,重新开业之后的中信泰富广场,客流量、租金收益,均超越疫情之前的水平。
在何达看来,要想做好存量商业改造类城市更新项目,更多的还是需要政企合力。
“政府给到一定的政策支持,企业顺势而为做一些硬件升级、品牌调整,从而激活城市商圈,让一些老城区商业焕发新的活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