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入行16年,从一名新手小白,成为了可以在电路板上“肆意舞蹈”的“舞蹈家”;他,入行4年,从基层算法工程师一路晋升为算法总监,一切BUG在他的“魔法”中都会消失不见……还有他,是实验室里的“大管家”;他,是车间里的“设计师”……走进北京经开区的生产、研发一线,广大产业工人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正在悄然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变身”。
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刘芳
(相关资料图)
电路板上的“舞蹈家”
精准点锡,平行插入焊杯,一秒、两秒,完成焊接……在航天万源生产车间,刘芳全神贯注、手法熟练,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电路板上的10余根导线焊接,每个焊点如同“复制粘贴”一般。
刘芳是航天万源的无线电装接工,16年前她怀揣航天梦进入工作岗位,在电路板这个方寸舞台上苦练技术,成为了一名电路板上的出色“舞蹈家”。
“焊接就是我每天的工作日常,看起来好像简简单单,每一个焊点只需要三步,但每一步都需要十分精细。取锡的量多一毫少一厘都不行、插入焊杯的角度高一分矮一度亦不行、焊接的时长长一分短一秒也不可……这些都要靠经验和手感才能做到100%合格,而100%合格率也是我们做航天事业对自己的必然要求。”刘芳介绍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不足1分钟完成的焊接工作,对于许多新手来说,一天都不一定能完成。
如同舞蹈家要将编舞者的舞蹈成功搬上舞台,刘芳的工作就是要把一个个电路设计图变为实际的产品。“设计图如同框架,真正产出一个产品还需要完善许多细节。”刘芳说,一个舞蹈需要舞者不断反复地练习、推敲,最后才能有一个完美的呈现。也正是多年的磨练,让刘芳如今练成了“点一下就焊成”“巧装百针”“方寸间布天地”的拿手绝活儿。
匠人匠心,今年,刘芳更是在第三届“北京大工匠”的评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全市28名“北京大工匠”中的一名。
北京欣奕华科技有限公司邵唱
人工智能算法的“魔法师”
“邵总,这个BUG明明修复了,但是怎么又出现了?”“这个属于偶现型BUG,要想真正修复,得找到问题的根……”这样的场景,在过去9个月间,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每当这个时候,移动机器人算法总监邵唱一出现,就像施了魔法一般,BUG就会真正地消失。
9个月、8款产品、近200个BUG修复……4月26日,欣奕华发布了旗下为客户提供全场景一站式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的一系列新产品。该系列产品就是从邵唱带队的人工智能事业部“诞生”的,新品研发过程中,邵唱深度参与到每一个环节,近200个BUG凡经过邵唱之手,很快就能得到“根治”。
“我们一整都天分析不出来的BUG,邵总半天就能解决,真像个‘魔法师’。”团队技术人员说。然而这样的“魔法”技能来之不易。
“可能因为我对整个系统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对充分的了解吧。”4年前,邵唱来到欣奕华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基层的规划控制算法工程师,后续因为工作需要,他迎难而上开始接触建图定位。“那段时间,每天从缝里挤时间,在地铁上学习、吃饭时跟人交流、晚上熬到深夜……”在两个月内,这套系统就运行起来了。自此,邵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学习各类专业技术,并且成为了移动机器人算法总监。
“遇到BUG要先分析日志,然后要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再检查业务流程分析问题出现的点位 ……”说着,邵唱又开始施展起自己的“魔法”。
北京安诺优达医学检验实验室王玮
实验室里的“大管家”
做实验、月底复盘、准备“五一”期间试剂耗材……在安诺优达见到王玮时,他刚刚完成一次测序实验,正准备忙其他工作,身影有条不紊地穿梭在实验室中。
作为安诺优达生产交付中心医学测序组主管,大大小小的事情里总有王玮的身影。不管是实验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还是设备故障或者跨部门沟通,大家会习惯性地喊一声“王玮”,事情总能圆满解决。也因此,同事们都开玩笑地叫他“大管家”。王玮却说:“其实刚来公司的时候还是挺害怕的,很多东西不懂,没有基础。但是我脸皮比较厚,碰到不懂的问题就追着别人不停地问。不仅在实验上面如此,关于设备、关于构造等,我都喜欢钻研到底,直到弄明白为止。”
正是王玮这种爱学习、爱钻研,不耻下问的精神,一路推动他从一名公司新人蜕变到实验室“大管家”,并取得可喜成绩。完成实验室LIMS系统的功能优化需求提报、系统验收测试,极大提高实验人员工作效率;2021年被评为实验室“最佳机友”;近年来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公司挽回几十万元的成本损失……
王玮说:“产业工人是产业一线勇于开拓进取,热爱钻研的人,而不是按部就班拧螺丝的工具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探索高效的方式方法完成任务,看似人前清闲,但在偷懒的背后要有绞尽脑汁的钻研,这样的人才是产业工人。
北京永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张永华
生产车间里的“设计师”
“中控室的大屏要调一下。”“生产前要做好工前准备,生产结束后做好清场和灭菌。”“生产效率要进一步提升。”……走进永泰生物的生产车间,张永华正在中控室监控当日的生产情况。他一身白大褂,腋下夹着笔记本,发现问题随时记录。
作为公司的NGMC产品部总监,张永华承担着公司核心产品EAL生产的重任。扎根公司近20年,张永华对周围工作环境的变化有很深感受:“以前都是纸质化记录,厚厚的材料不仅不好保存,还容易搞混。自从引进信息化生产系统,流程走到哪,电脑上一目了然,大大方便了生产和管理。”
“产业环境变了,产业工人也应该有新的形象与标签,不能始终停留在以往的刻板印象里,要不断学习、创新突破。”张永华表示。
信息化系统的引进正是张永华不断创新的成果之一。担任生产总监职位以来,他立足公司现代化发展需求,绘制生产车间建设蓝图,深度参与公司免疫细胞药品生产车间的智能制造设备开发、厂房建设工作,在一万余平米的厂区内设计搭建信息化运营体系,引入密闭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并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无人工厂”智能制造场景进一步落地。他,俨然已经成为生产车间里的“设计师”,车间正按照他的规划,一步步从图纸变为现实。
从刚入行时的“小白”到如今生产车间里的“设计师”,张永华表示,贵在坚持和创新。要不断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周星辰
自动驾驶“虚拟司机”的“95后陪练”
在新手司机成为“老司机”之前,总有陪练坐在副驾。对自动驾驶“虚拟司机”来说,扮演这一角色的又是什么人?他们需要做什么?在小马智行见到周星辰的时候,他正坐在一辆刚回来的Robotaxi副驾上,手里拿着电脑查看系统代码。“作为小马智行的测试工程师,我主要负责收集车辆路测场景并优化车辆表现,以及根据安全员的反馈,来辅助技术人员优化底层代码,让自动驾驶车辆的 ‘虚拟司机’变得更像‘老司机’。”他说。
别看周星辰只是一个95后,但他已经算是小马智行的“元老级”测试工程师。2018年刚入职时,周星辰仅负责为测试车辆找代码BUG;后来随着小马智行进驻北京经开区,周星辰开始负责扩路,即分析、规划小马智行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的路线和经停站点,同时也逐渐深入参与到车辆路测表现的优化工作中。日常跟车上路时,周星辰往往不带电脑,而是将车载屏幕从安全员视角的场景模式调成工程师视角的代码模式。一路上,他需要根据真实路况对车辆已有场景标注进行查漏补缺,记录车辆在刹车、变道、过红绿灯路口等情况下的表现。
在真实道路场景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潜在问题,周星辰就要分析并判断这些问题是否会影响行驶安全,以及车辆的更优应对方式。他举例道:“早年间车辆不擅长变道,为了保证安全,自动驾驶 ‘虚拟司机’可能会更保守。但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并让车辆更灵活地自主变道超车,且过程中没有刹车、人工接管等情况出现。”而这个过程,研发团队常常经历过上百次测试,以此来突破一次又一次从0到1的进阶。随着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开启扩区工作,周星辰也将迎来又一轮挑战。
SMC(中国)有限公司张晓
产线自动化的“规划师”
手持操作面板,身穿浅色工装的张晓正在对产线自动化设计方案进行测试。在他面前,一个由机械臂、显示屏和产品移动案板组成的工作台正在运转。在他旁边,还摆放着另一台零部件自动组装设备,目前已在产线投入使用。
每天穿梭在产线和实验室之间,张晓已经在SMC制造1部5课合理化岗位上工作了3年多,从事自动化改善工作。他说:“刚毕业时想象中的现代化,能实现全无人的自动化生产,但实际走进一线才发现,要最终达到这种程度很难,往往需要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进行升级改造。而我现在的工作,就是参与并进行产线自动化的规划、设计和测试。”
走进产线,这里生产电磁阀,张晓发明的零部件自动组装设备——V型密封圈自动安装模块正在运行。V型密封圈就是一个个黑色橡胶材质的小圆圈,一面平滑一面有凹槽,直径最大不过一指多宽,又小又易变形还附着润滑脂。以往人工安装时很难保证100%方向正确,也是产线自动化设计时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就在国内外前辈纷纷折戟后,张晓接下了这个挑战,他从在产线亲自上手体验开始,先后提出五六种自动化方案又逐一排除,其中压力分布传感器的方案给他带来新灵感,最终攻克了方向精准判别的难点,且改造成本仅几百元。
目前,张晓正着手研究新项目。他说:“规划项目的过程就像规划自己的人生。从立项开始树立未来方向,其间的分析、研究、测试等过程,就像在为人生做准备,每次遇到问题想办法去解决,就像挑战人生的难题。未来,我希望继续在技术上不断精进,用自动化生产解放人们的双手。”
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朱楠
水下机器人研发的“穆桂英”
在一个近两人高的透明水族箱前,朱楠正端着一个操作台测试线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性能。她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主要负责ROV系统的机械设计和不同公斤级ROV的设计,让ROV在水下表现得更稳定。
“作为我们公司甚至这个行业为数不多的女机械工程师,我觉得其实专业能力不分男女。”朱楠说。由于上学时选机械专业的女生少,就业时选这行的也少,再加上工程师的岗位经常需要出差测试,让人误以为机器人、机械工程等领域更倾向于是“男生的天下”。但朱楠一直对机器人感兴趣,认为“通过自己的设计,让产品从图纸变成现实很有挑战性”,于是兴致勃勃地进入该领域。
“只有机械结构做得足够稳定,负责软件开发的人才能更好控制ROV。”朱楠说。在国产化ROV自主研发过程中,她主要是围绕图纸设计、产品组装、测试调试等环节展开。在测试阶段,朱楠往往要在测试基地泡上两三个月,再前往海上进行真实环境测试。“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设备的反复测试与优化,不断提升ROV设备水下工作的稳定性。”朱楠回忆道。去年5月,她和团队一起到青岛的海边进行一个150公斤级ROV项目的实测,风浪很大,也就更加考验ROV在湍急水流中定深、定航、定点等稳定性表现。
从2016年进入博雅工道“实习打杂”至今,朱楠不断成长。目前,她主持申请的专利已有6项,正与公司机械设计团队一起推进水下潜航设备视觉系统的研发。朱楠说:“当看到我们设计的产品真正被用于水下作业,就是我工作中最开心的时刻。未来,我也希望能将ROV的研发设计向高精度、人机交互等趋势推进。”